澳门金沙城中心

?艺术学院赴四川音乐学院专题调研共绘数智时代音乐育人新图景
  • 发布人:党委宣传部
  • 时间:2025-03-24
  • 点击:0
  • 来源:艺术学院

为抢抓音乐教育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机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3月20日下午,艺术学院音乐系调研组赴四川音乐学院开展专项调研。双方围绕音乐学专业认证、新兴学科建设及产教融合实践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共探新时代音乐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座谈会上,艺术学院院长助理张莹、音乐系主任蔡若愚先后提出:面对人工智能、电子音乐作曲等新兴领域快速崛起的挑战,学院主动对标行业前沿,本次调研旨在学习川音在学科建设、课程改革及实践育人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构建“数智赋能、应用导向”的特色化人才培养体系。

四川音乐学院教务处副处长陈国威对我院调研组的务实态度给予肯定,强调人才培养方案需以行业需求为锚点,突出“科技+艺术”的跨界融合,为音乐教育注入创新动能。川音音乐教育学院副院长孟辉系统阐释OBE理念落地路径,提出“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的课程架构思路;音乐工程系副系主任陆敏捷结合电子音乐、新媒体音乐实践,建议构建“技术型课程+应用型塑形”双轨培养体系,通过模块化课程设计强化学生数字工具应用能力。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副科长刘杨分享校企合作与智能工具融合案例,提出共建“音乐疗愈”“思政教育数字化”跨校实践平台的创新构想。课程与教材建设科科长王文娟倡导建立“数字化教学改革联盟”,通过开发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共建共享数字教材,并联合开展“大中小美育一体化”“乡村美育帮扶”社会服务工程,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教务科科长刘玉春从教学评估角度提出发展建议,强调以“产教融合为特色、课程建设为基石、项目申报为抓手”,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双方就共建“智能音乐创作实验室”“乡村美育实践基地”等达成初步意向,并计划联合申报省级教研项目,着力打造音乐教育协同创新共同体。

此次调研既是学习取经之行,更是谋篇布局之举。艺术学院将充分吸收调研成果,持续深化与川音的校际合作,以“数智化、应用型、特色化”为改革关键词,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探索“艺术+科技”融合育人模式,为培养适应智能时代需求的复合型音乐人才注入强劲动力。

会后,艺术学院调研小组实地参观川音智慧教室,沉浸式体验人工智能辅助教学、虚拟仿真实验等数字化教学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