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党的十九大以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深入贯彻中央、市委和市委教育工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决策部署,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校教育管理服务全过程,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不断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显著提升。
强化顶层设计
奠定思政工作“高基调”
去年年底,一堂主题为传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行知报告厅举行,本场思政课主讲人是校长张跃光。结合教学工作和学校实际,张跃光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全会精神,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参与度和积极性很高。
在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校领导班子成员为学生上思政课的场景并不少见,这一传统已经持续了3年。
校领导上思政课,正说明了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对思政工作的重视程度。近年来,学校党委先后制定了《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澳门金沙城中心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对学校思政工作进行了统筹性规划、制度化安排。良好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奠定了思政工作“高基调”,为后续其他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三五”时期,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17年独立设置党委宣传部,牵头全校思想政治工作;2018年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立“思政”课教改专项;2019年起设立“思政”专项科研课题,设立“思政”建设专项经费,用于“思政”建设,开重庆民办高校之先河……回顾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思政发展史”,不难看出,学校思政工作步伐迈得踏实、稳健、有力,取得的成绩也可圈可点。
值得一提的是,于2018年7月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目前已初具规模,现建有直属党支部、工会、教代会,下设“思政课教学部”,建有“两办五教研室和两团队”,承担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普及等职责。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后,学生的出勤率、上课抬头率、作业完成率、课堂活动参与率和参与学习和关心社会、关心时事的积极性有所提高,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实现,师生对思政课的满意度比以前有较大提升。
深化“三全育人”
推动思政工作上台阶
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近年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着力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机制,形成“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相结合的全方位思政教育工作合力,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迈上新台阶。
近日,市教委公布重庆市民办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和“十大育人”精品项目名单。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成功入选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民办高校教师党支部引领科研育人探索与实践》也成功入选为“十大育人”精品项目之科研育人。
此次入选是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突破,是学校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的重要成果。
具体来看,课程育人上,学校坚持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有机融合,每年举办“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堂活动,把思政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互补共生。
开展资助育人工作中,学校建立健全了“奖、助、贷、勤、补、缓”六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形成了“学校—资助中心—二级学院—班级”四级资助工作机制,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识尽识并全数入库,困难库学生受助比例100%。
学校着力推进心理育人,建立了“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工作体系,健全心理问题筛查机制,开展心理成长微课大赛、心理健康活动月、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大赛等主题活动。
聚焦队伍打造
引导思政教育“活起来”
强课先强师。“高大上”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解除晦涩难懂的“迷雾”,让其真正“活”起来,教师队伍是关键力量。
如何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学风作风正的思政课教师领军人才和优秀后备人才,是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点关注的问题。
首先是配齐队伍。近年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通过大力引进硕士博士、西南大学等高校离退休副教授以上教师充实思政课教师队伍。截至2020年12月31日,学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从组建初的23人发展为74人,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师的师生比1:350,且硕博比例达到90%,党员比例达到90%,马克思主义学科背景达到90%。
在师资团队数量上“补缺”完备后,学校通过培训、激励等方式,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完成师资团队整体素养上的“提质”。如针对教职员个体差异分设全脱产、半脱产和不脱产3种攻读学历学位方式,并对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给予2万元/年、1万元/年的培养资助金等。
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政课程的重要参与者,学校聚焦辅导员成长,修订完善多项制度,落实辅导员“双线”晋升,搭建了辅导员多元发展平台。
打造思政特色
写好立德树人“大文章”
梳理发现,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思政工作还有其他几大特色。
民族团结+思政教育。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形成了应用型民族人才培养、民族传统体育、民族节三大品牌活动,精心打造的“两馆两墙四室一廊”“两课两堂四基地一节”为载体的特色化、生动化的创建活动,搭建了以团日、党日、社团主题活动为载体的群众性、日常性创建平台,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落地落实。2019年12月,学校获批全国民族团结示范高校,是重庆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学生社区治理+思政教育。学校在学生园区设立特色党支部,在实施大学生党员素质提升计划的同时,健全学生社区基层党组织,在学生社区设立4个学生特设党支部和21个学生党员服务站,努力实现“学生在哪里,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就在哪里”,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思想政治工作从来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沉下去,才能活起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位于合川区草街街道,坐落于凤凰山麓、钟鼓溪畔,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抗战时期重庆办学之地。陶行知教育思想就是学校的治学“宝藏”。一直以来,学校不断推进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契合,在办学、施教、育人等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之一是不断坚定信仰信念,以信念开山劈路,唯信仰砥砺歌行。当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昂首阔步、信心十足,在更高层次上谋划与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扎实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努力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 ?原文链接:http://m.cqrb.cn/cqrb/2021-09/13/014/content_rb_207780.htm